13:00
餐桌上,織羅部落的稻米、葛鬱金、金多兒筍,將共組一桌盛宴。吃得到風土,與當中的勃勃生機,也吃得到食物原味和土地盛情。夜間氛圍烘托下,那閒散的空氣,將與場域祖靈的足跡呼應,品嚐出織羅的作物靈魂,認識到部落的飲食文化。
多元族群共同生活的織羅部落,隨處可見族群融合的痕跡,無論是客家、閩南、原住民,在此都怡然自得。來到這裡,跟著部落族人一起探訪北回歸線經過的春日派出所,坐在拍攝《看見台灣》時齊柏林導演召集大家的大樹下,走入部落,用身心好好感受文化。
為了推廣部落農產,靈機一動開發出彩繪米,現在已經成為織羅部落的農產招牌。經過檢驗與計算的營養成分比例,用在地栽植的紅米、紫糯米、小米與白米、糙米,透過層層疊疊的有趣手法,讓織羅部落栽種出的米粒,拼出自己心中的美麗圖像
將傳統文化祭儀中配戴的情人袋,轉化為平日也可以搭配服飾的多變樣式,並搭配多股編繩配戴。聽情人袋的文化意義、了解文創的過程,兩人或三人合力製作編繩。這不只是手作體驗,更在過程裡互動、交流,隨著繩股的拉扯、交織,關係也慢慢纏繞一起而有了改變。
走訪織羅,一定要和ina們來杯部落特調的糯米酒。喝酒,從親手磨製竹杯開始,在同伴幫助下將竹身鋸至想要的杯身高度,再以磨砂紙仔細打磨杯口至光滑不刮嘴的程度,才能成為放心啜飲的竹杯。手作過程中,空氣中充斥著滿滿竹香,製程看似簡單,卻需要團結互助方能完成,背後更隱含耆老提醒後輩為人謙遜的人生智慧。
阿美族善於歌舞,歌從不在遠方,就在生活的點滴裡,各樣情境都有動人旋律與歌曲相伴,插秧有歌、收割有歌、釀酒有歌,豐收有歌,蘊育獨特的歌謠文化。這些動人歌謠在部落小旅行裡,佐了餐食,呼應部落長期務農種稻的在地故事,讓人們在品嚐部落在地的紅米及黑米料理時,能透過曲子,單純體會依循四季的自然簡樸,及部落以米食為重心的生活文化。織羅少女隊,從文化採集開始,以傳承為使命,用樂音分享部落視為珍寶的一切。
13:00
13:30
13:40
14:30
15:30
17:00
18:00
19:00
活動日期 | 2023/11/12(日) |
---|---|
活動地點 | 花蓮縣玉里鎮織羅部落 |
上限人數 | 40人 |
遊程時間 | 6小時 |
集合時間&地點 | 13:00 瑞穗火車站 |
餐桌結束時間 |
19:00 預計 19:20 抵達瑞穗火車站 |
適合年齡 | 不限 |
活動費用 | $2,200/人,4人開桌價$2,100/人(不適用於4-8歲孩童)
0-3歲(含3歲)免費,但不提供餐點、體驗、部落伴手禮、品牌贈禮及保險 4-8歲(含8歲)$1,100元/人 9歲以上(含9歲)全額 |
費用包含 | 晚餐、音樂表演、導覽體驗、點心、部落伴手禮。 其餘活動保險及車站至部落接駁車資,由本活動計畫支付。 |
品牌贈禮 | 品牌紀念品 |
取消日期 | 退費額度 |
---|---|
活動前21~30天 | 退費80% |
活動前10~20天 | 退費50% |
活動前3-10天 | 退費30% |
活動前1~2天 | 不予以退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