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:30
火堆上,餐桌裡,小米大鍋飯,一人一湯匙,一口又一口,交織出布農族特有的人情溫暖,讓熱騰騰小米飯,更具美味香氣。加入花生粉和焦糖醬的小米飯甜品,是叫人驚豔的滋味,不預期的甜米飯,創造出不同於飲食經驗的味覺滿足。順應布農畫曆上桌的各道料理,展現出了崁頂部落豐富有時序的飲食脈絡。
暑氣蒸騰,快來崁頂活用自然素材變出兼具美觀與遮蔭功能的遮陽帽。以葉片寬大的姑婆芋為主 ,將葉片交叉成漏斗狀完成基本帽型,再用海金沙編織而成的草圈固定在帽簷上。一邊手作,一邊聆聽海金沙的故事,相傳大洪水時,所有作物都被沖走,唯有一串小米被海金沙纏繞著,後人才得以保留小米種植,繼續繁衍生息。
來到位於河邊的小米田,走進布農族的傳說裡,在汪洋中倖存的小米,其珍貴不言而喻。和族人一塊除雜草,農忙時,大人在田裡奮力收割,孩子們在田梗旁盪鞦韆,鞦韆盪得越高,小米也會越長越高、越來越飽滿。忙累了,來碗鵝仔菜烹煮的samah湯,據說samah能祈福讓傾倒的小米重新站起來。在小米田裡,感受布農人的生活滋味。
布農族唯一有流傳下來的象形文字,也是以種植小米來劃分標示的工作曆,就是畫曆。畫曆以家族為單位,符號都是自創的,具家庭特色。不同符號代表著不同的歲時祭儀,如小米播種的時節、翻土、除草等,亦標示了打耳祭等等重要的儀式時間。透過蓋亞那工作坊天國爸爸的解說,認識在樹皮上繪製的可愛晝曆。
石菖蒲,布農族語「ngan」,意為名字,全株皆有獨特香氣,是布農族代代相傳能趨吉避凶的傳奇植物。早年,族人為孩子製作菖蒲手環,當中,除了有護祐平安的意義外,每當孩子想念離家多日,上山打獵的親人時,也能藉由「咬手環」傳遞對於遠方親人的思念。以苧麻為線,親手串一圈菖蒲手環吧,與來自草木的祝福,並肩而行。
夜色下、火光旁,伴隨著歌謠聲聲吟唱,微劇場悄悄開演。咚!咚!婦女搗篩小米的低沉聲響,彷彿撞進人們心底,每一下都是對於自然母親的感謝,每一次都在靜靜等待獵人歸來。倏忽,報信歌在耳邊響起,獵人帶著獵物凱旋歸來,和族人共享豐收的美好。皎潔月光灑落,映照出一張張專注神情,以及部落的日日如常。
13:30
14:00
15:00
16:00
17:30
19:30
活動日期 | 2023/11/9(四)、11/11(六) |
---|---|
活動地點 |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部落 |
上限人數 | 20人 |
遊程時間 | 6小時 |
集合時間&地點 | 13:10 關山火車站 13:30 崁頂部落,將於行前通知時提供詳細集合地點 |
餐桌結束時間 | 19:30 預計 19:45 抵達關山火車站 |
適合年齡 | 不限 |
活動費用 | $4,000元/人,4人開桌價$3,900元/人
0-4歲(含4歲)免費,但不提供餐點、體驗、部落伴手禮、品牌贈禮及保險 5歲以上(含5歲)全額 |
費用包含 | 晚餐、音樂表演、導覽體驗、點心、部落伴手禮。 其餘活動保險及車站至部落接駁車資,由本活動計畫支付。 |
品牌贈禮 | 品牌紀念品 |
取消日期 | 退費額度 |
---|---|
活動前21~30天 | 退費80% |
活動前10~20天 | 退費50% |
活動前3-10天 | 退費30% |
活動前1~2天 | 不予以退費 |